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农业食品正文

质量问题频出 乳业人人喊打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6-09-09 浏览次数:85
质量问题频出 乳业人人喊打   乳制品行业自三鹿企业三聚氰胺事件起,风波不断,质量问题频发。这样一个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如今也有人人喊打的趋势。
  
  10月12日,亚华乳业发布澄清公告,否认停产,对外解释称,其注销的生产许可证只是针对其“湿法工艺”的工厂,今后该公司仍会以“干法工艺”继续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。
  
  亚华乳业“涉毒”的5个批次产品中,有4个批次的产品是由湖南长沙亚华乳业有限公司生产,仅有1个批次是由湖南亚华乳业控股有限公司生产(城步县工厂)。而其关掉的仅是城步县工厂。
  
  乳制品中查出黄曲霉素,亚华乳业并不是第一家。
  
  2011年年底蒙牛乳业(眉山)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被检出“黄曲霉素M1”超标140%,曾引发业内轰动。蒙牛当时给出的解释是,当地个别牧场的一批饲料因天气潮湿发生了霉变,使得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原奶中的黄曲霉素超标。
  
  蒙牛对乳品出现黄曲霉素的解释成为了后来者的“范本”。长沙市食品安全办对于“南山奶粉事件”给出的调查结果为:奶牛在喂养过程中食用了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所致,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被羟化而生成黄曲霉毒素M1,主要存在于乳汁和尿液中。
  
  乳制品的问题,并不仅仅是黄曲霉素。
  
  近日,新京报的《光明鲜奶中漂浮蓝色颗粒物 5个月6次曝质量问题》网络转载高达220条。对此,光明乳业在其官方微博确认收到投诉。并称经调查,出现的颗粒物为加工时摩擦出的塑料瓶盖颗粒,目前已调整完毕。
  
  6月15日上午,安徽颍上县两所小学部分学生在食用学校发放的营养餐后,78名学生身体不适,6名学生出现呕吐等症状。据学生介绍,当天喝的由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有酸味,像米糊一样。
  
  随后,6月27日,又有消费者在微博上爆料,称其购买的光明乳业产品“优倍”牛奶出现质量问题,用同样的紫薯置于不同生产日期的优倍乳品中,竟产生不同颜色。该消费者称,光明乳业客服向其证实,6月25日生产、26日上市的批号为I17:15(E)的光明优倍奶混入了烧碱成分。
  
  光明不肯放慢脚步审视问题,或是源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利润诱惑。
  
  10月25日,光明乳业公布了2012年第三季度季报,今年三季度,光明乳业净利润为2.22亿元,同比增长38.53%,营业收入为98.97亿元,同比增长14.25%,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.25亿元,同比增长44.1%,高于上半年的31.9%,也高于去年同期22.2%。
  
  乳制品另一巨头——伊利,同样陷入奶粉质量问题。
  
  近日,多位家长称他们的小孩因食用“全新伊利金装婴儿配方奶粉”后出现不正常现象,皮肤表面起红色斑点并发高烧。联系该奶粉零售商和代理商,代理商却表示只为消费者更换一罐奶粉。上网搜索“伊利金装婴儿奶粉”的帖子,网页显示该品牌奶粉被投诉的声音不少。
  
  去年底,国家质检总局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进行抽查时,就发现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超标,由于黄曲霉毒素M1具有剧毒性和强致癌性,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液体乳生产企业从源头上加强对黄曲霉毒素M1的防控。
  
  然而,黄曲霉素的问题不仅没有从源头上得到控制,乳制品还频繁陷入其他问题。
  
  5月底,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《婴幼儿乳粉质量报告》中,还言之凿凿地给了当下国产乳粉质量“历史最好”的评价,该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声称“我自己的孙子喝的就是国产奶”。对此,有媒体则撰文表示,倘若这也能称得上乳粉质量“历史最好”,那只能说明两个问题:其一,我们的奶粉质量以前实在是太差了;其二,乳制品协会在睁着眼睛说瞎话。
  
  诚信是企业的灵魂,没有诚信犹如人没有了灵魂,乳制品行业的安全关系到全民健康,更是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密切。如何在企业扩张之时把握质量的大门,是乳企应该深思的问题。我国是人口大国,但是乳制品行业无论是产量还是销量,以及运作模式等,都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,想要发展必然要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经验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